视唱练耳是听音课吗音乐创作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视唱练耳的误区(二)----“视唱练耳是听音课吗?” 我们已经通过前面一些文章对视唱练耳这们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理解了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也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开...

视唱练耳的误区(二)----“视唱练耳是听音课吗?”

     我们已经通过前面一些文章对视唱练耳这们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理解了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也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开始了视唱练耳课的系统学习。但是,在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把这门课学好、学精、学得有用呢?这一期的“一周文章”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视唱练耳的第二个误区----“视唱练耳是听音课吗?”


     首先, 视唱练耳并不是单纯的听音训练, 训练中需要将演唱与听辨相结合。正如名字中所体现的, 先要“视唱”才能够“练耳”,实现听觉训练的前提条件是“演唱”。前段时间接触了一个古筝专业的高考考生, 学习乐器已经很多年了, 但是音高的听辨能力和敏锐性非常薄弱, 这些问题都直接地影响到了她的古筝学习。通过聊天才发现, 她之前不仅并没有过系统的视唱练耳训练, 甚至连唱歌都很少!有的人可能会问:"练琴的同时不就在听音了吗?"为什么还会出现上面的问题?其实, 我们认为的“听到了”,  有可能只是听到了音乐的“声响”、甚至只是歌曲的“歌词”(我让这个弹古筝的孩子回家后务必要多唱歌, 以提高对于调的认识,结果第二次课上, 她很认真地告诉我回去并没有唱歌, 理由是“没有歌词”!?!?我晕了......)。所以, 听与唱结合的训练形式非常重要,只有通过自己的演唱, 才能注意到真正体现音乐特质的“音调的起伏变化--上行、下行”。

     另外, 视唱练耳课上只做“听音”(音程、和弦)的练习, 很少演唱或不做足够准备练习地“干听音名”, 甚至听不出来就反复无数遍地再听, 或者过分地强调“听音名”而忽略性质、色彩、调等因素,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 在孩子的音乐学习中, 老师和父母一定要注意将演唱与听辨结合起来进行。比如, 多做模仿演唱、构唱练习,以及歌曲演唱及专门的视唱练习, 都很好。
   
     那么, 学习中是一个音一个音学习、一个音一个音地唱、听吗?练习时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其次, 视唱练耳课中的听音训练, 需要结合实际应用。语文课上, 我们学习每一个字的时候, 除了要朗读拼音、读准以为, 还会将这个字组词、造句。通过组词造句, 单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被更好的记忆和理解了。音乐作为一种语言, 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如此。练习时, 应当尽量把单个的音揉在完整的调中,注意训练音组、音程、和弦与调、性质、色彩的关系, 从这些角度进行演唱和听辨练习。比如, 以音组的方式演唱或听辨(尽量带有调性); 即便是单个的音, 老师也应当尽量借助和声伴奏的手段建立其单个音与调的关系, 这些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演唱时的音准和听辨的准确性, 而通过这样的练习, 听辨训练才真正有意义、用得上!
     经常有家长跟我探讨孩子演唱旋律或演奏小提琴时“音不准”, 不妨试试上面的方法。另外, 据说现在有一种机器能够“一个音、一个音”地校正音准, 我觉得很不好, 这样练习, 音乐的调式调性以及音之间的关系都不存在了, 音准会更难控制和把握, 即便是费了很大的气力把单个音弄准了, 音乐整体听起来也是别扭的(这在多声部演唱或演奏中尤为明显)。



     再次,视唱练耳课中的听觉训练,是除音高、唱名以外,包含多种内容的听辨训练。构成音乐的素材有很多, 既包含音高、节奏节拍, 也包含音乐的结构(乐句、乐段)、调式调性、节拍韵律、音乐表情、音乐材料的发展变化、音乐风格,等等。这些都属于视唱练耳课中的"听觉分析能力"训练,有了上面的专项学习和训练,学生们才能真正"抓住"流动着的音乐,听懂音乐、准确地理解音乐。因此, 在视唱练耳课上只听“音”、“节奏”、“旋律”,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提高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应该在音乐学习的初期就逐渐渗透和贯穿在视唱练耳课以及平时的生活中。正所谓"动脑子"听音乐,家长会惊奇地发现,一旦形成了这种好的听觉习惯,孩子的音乐能力会迅速、大幅地提高!###分享,谢谢啊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