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原生态”民歌之争 公众需要艺术争鸣乐界资讯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因民歌手李琼新专辑发布而引发的“原生态民歌”与“金氏唱法”之争刚刚过去月余,著名歌唱家王昆就冒着再度“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风险,对以“金氏唱法”为代表的“学院派民歌...

       因民歌手李琼新专辑发布而引发的“原生态民歌”与“金氏唱法”之争刚刚过去月余,著名歌唱家王昆就冒着再度“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风险,对以“金氏唱法”为代表的“学院派民歌”提出质疑,并有理有据申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直关注此事态发展的舆论公器,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心关注者,我们认为:此次“原生态民歌”与“学院派民歌”之争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一批真正的艺术家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真实表达的良心。而这,恐怕是长期一元发展的中国民歌界最可珍惜的东西。——《新京报》


     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在山西左权举行。虽然传统民歌的流变是大势所趋,但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头发花白的民歌手和他们的民歌才显得更加珍贵,原汁原味的表演让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都为之欢欣鼓舞,包括在现场的老歌唱家王昆老师。

  前不久在歌手李琼的新专辑发布会上,王昆对以音乐界权威金铁霖为代表的学院派唱法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引发不小的争议;而这一次,身为民歌赛的评委,她再次重申了自己对现在占据“统治地位”民歌唱法的质疑,正如她自己所感慨,这一次她又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记得今年央视民歌大奖赛上,最后一组云南民歌获得观众的热情回应,但来自音乐院校的一位副院长却给出了全场的最低分,其麾下的一位学子在网上写下这样的话:如果说“学院”和“民间”  的“民族唱法”确实、而且应该在某些方面有本质性的区别的话(先不说这个观点是不是很荒谬),那对非我族类的贬斥就高明吗?相信以副院长先生的演出、教学经验而言,完全应该听得出这两位民歌手演唱的水平有多高、发挥有多自然、感情有多真挚,那为什么不按他们的水平来打分?难道学院里的“民族唱法”就是衡定的惟一标准?
  的确,不知道为什么,所谓民歌的标准唱法能够占据传播中的独霸局面,多年以来我们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晚会上、电视上能听见的民歌无非是标准的“民歌唱腔”———所谓的学院派科学唱法,真实的艺术要么被摒弃于荧屏之外,要么被“专业”人士自以为是地“改编”得面目全非。
  对普通听众来说,标准民族唱法最明显的标志便是一句末了的“哆哆嗦嗦”的美声尾巴,并且美起名曰“西洋唱法民族化”,这正是唱法之争的焦点所在。一位此间专家解释说,“所谓民族化,就是要在保存欧洲传统唱法基本特点及其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表达我们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方面,力求其深入、完善,达到真正地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他们认为意大利美声唱法较之汉语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有歌唱中的行腔优势,并且弥补了建国前后民歌唱法以大本嗓演唱全音域、演唱曲目范围偏窄、演员的发声技能水平欠佳等不足……
  大本嗓便是我们的原生态民歌,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深受百姓喜爱。
  虽然大伙心知肚明,并且为“标准民歌唱法”特别造出了一个词语“晚会民歌”,但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有影响的公众争论、批评存在,直到王昆作为专家首度公开质疑。其实,在艺术领域不需要存在了门户之见,更不是有啥党同伐异之心,在公众中间,需要听到的声音只是与之相关的、真挚的艺术争鸣,对于唱法之争,格林卡100多年前说过:“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是把它编写一下罢了”,值得“家”们、“星”们以及握有相当话语权的媒体工作者好好思索。###格林卡100多年前说过:“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是把它编写一下罢了。“
其实“家”们自相矛盾之处甚多,因为他们要维护的不是音乐的本源,而仅仅是他们已占据的一席之地。###哈哈,那么一首歌演绎得不理想,都只怪演唱者自己不足,而与词曲作者没干系!哈哈,本人仅仅说句玩笑话而已,大家别当真了。

    分享到:



1